中國品牌標志設計的發展速度從總體上來說,不如西方國家,這主要是由于中國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造成的。自從改革開放以來,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進入,品牌標志設計出現了一個發展的春天。按照品牌觀念在我國的形成水平,我們把品牌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:
(一)品牌無意識階段
鴉片戰爭以后,中國成為眾多帝國主義國家爭奪的對象,搶奪中國的市場,把國內技術過時、積壓的產品推向中國,中國成為帝國主義的垃圾傾銷地,民族工業受到嚴重的破壞。雖然在一戰期間,帝國主義無暇過問中國,中國民工商業出現過春天,但是好景不長,戰爭結束后,英美列強大肆傾銷,各資本主義在中國展開了傾銷戰,中國的民族工商業劫難重重。隨后又經歷了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,中國幾乎出現了品牌真空現象,洋貨充斥著中國大部分市場。1872年,法國“XO品牌進入上海,在解放之前一直是人們喜愛的品牌之一;1928年,“可口可樂”品牌出現于天津、上海等地區;1936年,“奔馳”以“星星之火”之勢登陸中國。總之,這一時期,由于種種政治因素、經濟因素以及客觀條件的束縛,中國企業還沒有明確的品牌意識,國產品牌寥若晨星,廣大消費者無法了解。
(二)品牌意識的枷鎖階段
新中國成立以后,1956完成社會主義改造,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。產供銷由國家統一管理,品牌標志已經失去它的基本功能,人們購買商品時不再識別品牌,人們失去了挑選品牌的地。品牌單一化,壟斷化,抹殺了品牌的個性。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知道,手表要買“上海”牌,自行車有“永久”、“鳳凰”“紅旗”、“飛鴿”等,收音機只有“紅燈”、“紅梅”牌。各行業、各企業成為行政機關的附屬物,品牌標志就象戴上枷鎖一樣,喪失了活力。
(三)品牌意識的自由階段
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,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新時期,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發展完善,企業成為自主經營、自負盈虧、自我約束、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。政府鼓勵合理的競爭,中國的市場活躍起來了,各類品牌紛紛登上了經濟大舞臺。
飲料品牌有健力寶、非常可樂、北冰洋、嶗山、山海關;洗滌品牌有活力28、熊貓、白貓、金魚;電冰箱品牌有海爾、科龍、揚子等;彩電品牌有長虹、黃河、牡丹。品牌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。“海闊憑魚躍,天高任鳥飛”,廣闊的市場,為品牌的自由飛翔,提供了無限的空間,品牌意識進入了自由發展時期。
人和時代設計
品牌設計、VI設計、標識設計公司